<?php the_title(); ?>

资助实践:耐克中国如何打造员工公益体系

2022年1月13日,CDR举办线上分享会,邀请了耐克中国和博世中国两家企业分别就志愿者服务体系搭建、如何开展企业志愿服务,如何打造有生命力的企业志愿服务项目等话题与参会同行交流心得体会。本文根据耐克中国体育公益部(以下简称公益部)的分享内容整理成文。

关于耐克公益

耐克相信运动的力量。

多年来,耐克体育公益在运动赋能、教育助学、扶贫救灾、节能环保等领域践行社会责任,分别与国内多家公益机构合作开展活力校园、里享、展翅飞翔、撒开脚丫、小篮球、旧鞋新生等项目。在员工的公益参与方面,耐克也拥有丰富的经验。

一、耐克中国员工公益实践历程

有底蕴,有节奏,有的放矢

我们想先做一个综述,说说过去十年耐克中国在员工公益方面的实践发展。相信大家对耐克的产品都比较了解,但在内部我们会用三个关键词来定义自己:激励、成长、使命。而我们的员工志愿服务也有使命愿景,即耐克员工真正融入、回馈和支持自己的社区,并和耐克品牌背后超越商业的使命产生真正的连接。这个“社区”不一定是我们居住的某个地方,也可以是某个社群。

过去十年,我们一直有节奏地在中国构建员工公益体系。这个历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2012-2014年着重培育志愿服务文化,我们主要组织一些活动让员工体验,重点是激励并引导他们产生志愿服务的想法。2015年开始,我们的工作重心转向打造特色项目,让我们的员工参与项目设计和运营环节,帮助他们不同程度地感受和实践志愿服务。2019年到现在则是在核心项目的基础上完善员工公益体系,例如通过开发项目工具、本土化的员工公益配捐平台来真正赋能员工。

回顾和总结这十年的历程,我们认为自己就专心做好三件事。一是真正理解员工的诉求,同时也要清晰定义公益部的角色。做什么不做什么,什么阶段该做什么事,这些都要基于员工的真实诉求最初我们在打造员工公益体系时,参与人员中既有志愿者小白,也有资深员工,同时还有一些外籍高管,他们很有热情,也很想将自己家乡的公益项目复制到中国。我们看到公司员工甚至高管的诉求非常多元,因此有必要进行梳理并优先排序。二是打造特色项目,包括清晰定义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跟踪评估,以及迭代升级等。我们在这方面花了很多功夫,所以我们的特色项目都比较“活”,会因应需求不断地变化和调整,它们都具备与时俱进的特征。三是从专业角度将尽可能将公益项目标准化。这样可以提升项目的运营效率,即投入产出能最大最优化,但我们也会允许特例。

蔡硕完运动奖学金就是一个特例。几年前我们一位三十几岁的资深员工突然去世,震惊之余公益部也与他的家人和团队一起商量能以什么样的方式纪念他。这位员工特别热爱运动,所以我们以他的名字设立了运动奖学金,同时也通过耐克员工配捐平台动员员工募捐并给予2倍配捐。奖学金设立之后,我们每年向5-10个品学兼优、热爱运动的高中生提供奖学金,并组织志愿者和获奖学生开展线下互动交流,以一种正面积极的方式纪念这位同事。这里边还有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其中一个获奖女孩因为这个奖学金意识到做公益非常重要,于是大学选择了社工专业,在校期间成为一名志愿者并开展志愿服务。

二、公益参与体系

以项目促参与,鱼渔并重赋能,倡导激励打配合

目前我们逐渐摸索并形成了一个有点有面、有深有浅,比较符合我们需求和发展的员工公益参与体系。这一体系呈金字塔状,自上而下分三个版块,分别是耐克发起、员工参与的品牌公益项目;赋能员工更好参与内外部公益服务的各种工具和平台;公司内外对此的倡导与对员工的激励

根据员工参与方式和我们对员工的要求,我们将公益项目分成两大类。一类是高要求、高投入、深入体验的深度参与类项目,目前有展翅飞翔和撒开脚丫两个明星项目,之后将在第三部分做详细介绍;另一类是易上手、低投入、广泛参与类项目,包括Nike Community Ambassador、里享、社区服务日和旧鞋新生等项目。

首先,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广泛参与类的几个项目。Nike Community Ambassador(简称NCA,暂译为耐克社群大使)项目是针对耐克直营店铺员工的公益项目,通过赋能店铺员工,为社群培养合格的儿童运动教练。经过培训的耐克社群大使可在工作时间服务当地社群,与公益合作伙伴一起为儿童带去积极的运动体验。“里享”项目(2015-2018)是我们2015年打造的一个公益平台,通过该平台发起跑步项目,将跑步的里程数转化成公益能量或爱心捐赠。另外我们也会根据不同部门的需求帮他们定制社区服务日,一般每年会开放1-2次机会。旧鞋新生是一个多部门合作的环保项目,面向消费者回收旧鞋,再通过耐克独有的环保技术将鞋子的不同部位予以循环利用。同时,为了让员工也能参与进来,我们在各地办公室内也会不定期设置旧鞋回收区域。

赋能版块有两个重要的内容,一是支持员工公益行为的企业配捐政策耐克一直鼓励并支持员工回馈社会,对于员工做出的公益捐赠,耐克会给予1:1的配捐,与运动相关的公益捐赠可获得2倍的配捐(每人每年的配捐额度为25,000美金,折合人民币约18万元)。对于员工进行的志愿服务则给予约66元/小时的公益奖励金,可再次用于公益捐赠(每人每年的公益奖励金额度为2,500美金)。耐克全球每年也会一起庆祝Giving Tuesday(公益星期二,为每年感恩节后的第一个星期二),通过线上线下的各种活动向员工宣传配捐政策并鼓励员工进行公益捐赠。二是支持员工参与公益的项目工具如展翅飞翔导师手册、女孩运动教练的指导手册等。

最后,倡导与激励作为公益参与体系的最基层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我们的公益项目经常与品牌联动开展活动,我们通常会邀请员工志愿者一同参与,同时配合多种方式如纪录片、品牌新闻、分享会等,在公司内外的各种场合如全员大会、店铺陈设等讲述员工志愿者的故事。此外,员工志愿者中的积极分子也是我们强有力的宣传大使,通过他们,可以更好地鼓励和带动身边的同事一起参与公益。

在搭建员工公益参与体系的过程中,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概括来说就是:企业在做公益的过程中,中高层的支持非常重要;光靠公益部去开展这么多项目难度很大,因此与各个部门的合作以及获取他们的支持非常重要;公益项目与企业公益战略是紧密结合的;应根据不同员工的需求设置不同的参与方式,既要授之于鱼,也要授之以渔;挖掘和发展员工当中的积极分子成为宣传大使,进而带动更多人参与公益服务;来自团队领导和企业的认可及表彰非常重要。

三、深度参与类公益项目

做公益不是单方面给予帮助,而是相互分享与共同成长

Jordan Wings展翅飞翔项目是2015年Jordan品牌,耐克体育公益部及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原中国扶贫基金会)共同发起的公益项目。旨在支持欠发达地区的优秀青少年完成学业,鼓励他们勇于追求梦想。项目启动初期,我们的设定只是提供高中三年的奖学金,很快,我们发现仅仅有物质上的支持对这些高中生而言是不够的,他们更需要精神上的支持。而同时我们也在思考如何将员工带到项目中。因此,半年后我们增

加了员工导师计划,让员工志愿者导师与奖学金学生组成小组并陪伴他们三年。很多员工导师在高中生们毕业后仍与他们保持长期稳定的联系。

高中生导师计划是三年一期,到现在,项目已经进入第三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在不断地优化项目。2021年正式启动第三期时,我们将项目毕业生纳入到了支持对象中,我们创建了毕业生校友群,同时增设校友群群主角色,让更多有创意有热情的员工参与到项目中来。

导师计划有两个重要成员,一是项目组(由公益部、Jordan品牌、内外部合作伙伴的项目负责人组成),二是员工导师。项目组主要负责搭建项目架构,品牌联动,内外宣传,资源提供及后勤支持;员工导师则需要根据项目的要求,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和能力,自行设计并落实导师计划。两个项目成员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以上为项目时间线示例,仅供参考。更多内容可在文末点击浏览/下载Jordan Wings展翅飞翔项目评估报告。)

“撒开脚丫”(Boundless Girls)项目是耐克在中国首个通过运动赋能女孩的体育公益项目。2019年3月8日,项目正式启动,通过北京上海进校计划和面向全国范围的微型基金,帮助女孩们解除参与体育运动的障碍,通过运动释放自身潜能,增强自信与力量。2022年3月4日,“撒开脚丫”项目启动第二期,创新性地集合社会公益力量,与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共同发起“撒开脚丫”公益伙伴计划,面向社会招募公益伙伴,2022年甄选出了12家民间公益组织,给予资金和能力建设的支持,在赋能女生的同时也在建设公益生态。此外,项目还与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共同合作“撒开脚丫”大学生志愿者计划,招募、培训大学生志愿者,在暑期开展运动主题乡村夏令营,让女孩们在体验运动快乐的同时也在互动中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员工志愿者自始至终在项目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撒开脚丫”第一期,她们可以选择成为助教,到北京、上海的项目学校分享运动故事,或是与学校里的女生一起运动;也可以到我们每年从微型基金里挑选的10所项目校,开展为期两周的支教项目(其中一周由耐克提供公益假期,另一周则需要员工使用自己的年假),这是比较深入的参与方式。2019年我们有20名女性员工完成了支教服务。她们一回来我们就立马与她们进行交流,还以视频形式收录了一些当时采访她们的反馈。我们从这些志愿者的经验得出重要发现,即对于9-14岁年龄段的女孩子而言,榜样的力量非常重要,这也是我们规划第二期项目的重要依据。2022年项目第二期启动以后,已有12名耐克员工志愿者作为榜样力量深入乡村学校,与大学生志愿者们一起,为乡村女孩带来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励她们在成长路上勇敢追求自己的目标。

四、优质项目的内核

高质量设计/运营,业务整合,讲好故事

因为我们公益部的人员、精力、资源及预算都很有限,所以我们会很专注且只做有生命力的项目。那什么是 “有生命力的项目”呢?我们认为有这么几点:

第一,设计和运营必须是高质量的,能展示专业性,能回答诸如解决什么问题,解决方案有效吗,运作效率高吗,ROI如何等问题。

第二是业务整合。我们公益部很小,但耐克很大,而且公司里有很多现有的项目和团队,他们都是我们合作深入且紧密的小伙伴,因此整合是我们公益部非常看重的一部分。展开来说,耐克全球将公益分为三大版块:特殊群体权益、青少年运动和可持续发展/环保。三大版块下,在中国有不少的项目,很多都是与员工志愿服务相结合的。换句话说,我们会尽可能找杠杆,将员工的志愿服务项目与现有的公益项目加以整合。而且这些公益项目在设计过程中也会把员工参与作为一项重要的考量维度。

第三是讲好故事。这也是耐克的一大特长。我们开展项目后,还要思考如何吸引更多的员工参与其中,让员工的公益故事得到宣传,让更多的员工了解有哪些方式可以参与公益。

现场互动

提问:耐克是一个全球化的组织,能不能细说中国与国外部分的差异?

公益部:差异挺大的。耐克虽然是一个全球化的公司,但耐克中国的员工绝大部分还是中国人,而国内外的公益生态也非常不同,我们会更关注身边与中国相关的公益议题。所以我们分享的金字塔体系中差不多80%的内容都是本地的,在耐克其他地方是没有的。其中只有两个稍微特别,一个是Nike Community Ambassador的培训框架我们参考了全球框架,但很多内容为本地开发。另一个就是2021年与上海联劝一起开发的全心全益这一本地化员工配捐平台,中国绝大部分员工使用这个平台进行捐赠。如果员工要对境外的项目进行捐赠,那他就用GIVE YOUR BEST这个全球平台。总的来说,今天我们分享的内容基本都是中国特有的。

提问:耐克的Jordan Wings展翅飞翔项目很抢手,请问项目组基于哪些标准和流程筛选导师?如何与落选的员工进行沟通?

公益部:我们项目组除了公益部的同事外,还有非常靠谱的公益机构和我们一起规划和执行导师计划。这些公益机构本身也很熟悉志愿者相关内容,所以我们先一起讨论再发布导师所要做的工作内容。员工来报名时,我们让他们选择领队或队员任一角色,也在报名通知里将二者的区别以及未来需要投入的精力详细告知。根据我们的经验,通常报名做队长的人数会少于队员。队长选拔这部分我们会全程参与。我们先根据报名者以往的经历,类似简历的信息以及心理小测试等进行考察并初筛,再由公益机构以电话形式与他们沟通,经过两轮筛选最终确定队长。之后的组队,我们将报名的员工名单给到队长,同时也将成为队长最终人选的信息告知报名员工,让他们自由互选。等到最终团队确认后,我们再宣布结果。

我们还是比较相信市场的力量。因为展翅飞翔这个项目很“卷”,为了进队大家使出浑身解数。加上这个项目已经第八年,很多想加入进来的员工会与之前的导师联系并沟通,做一个自我筛选和配对。目前为止我们对这些流程和标准的改动不大,整体感觉比较有效。那些落选的员工其实报名时也有预期,知道这是一个N选1的项目,所以落选是很自然的事情。偶尔碰到一些锲而不舍的,我们会鼓励他下一次再申请。

提问:如何把企业文化与公益做好的链接?

公益部:我觉得公益本来就是我们耐克文化的一部分。公益更像是在我们文化土壤中结出来的果子,所以它们本来就是在一起的。这也成为耐克比较突出的一个特点,有一些已经离职的员工会“偷偷”问我们,以前参加过的公益项目能不能“开绿灯”让他参与;也有一些打算离职的员工,因为公益项目和舍不得离开那些受助的孩子,最后决定先不走,等团队的“孩子”上了大学再做打算。总的来说我认为公益和企业文化是相辅相成的。

以下为Jordan Wings展翅飞翔项目评估报告,点击可浏览:

发表留言